
关于牙齿的“俗话说”有很多,比如:生个孩子坏口牙;缺牙一颗,掉牙三颗……然而这些“俗话说”真的对吗?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?
1.俗话说“老掉牙”,掉牙跟年龄有关系吗?
所谓“老掉牙”并不是必然现象,如果我们能够维护口腔健康,就可以避免牙齿缺失。什么情况可能会导致牙齿缺失呢?在我国最常见的失牙原因是牙周病,是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由于周围脏东西的刺激,导致退缩或丧失,牙齿就会逐渐松动、脱落。另外一些情况也会导致牙齿丧失,例如龋病发展成残根、残冠,或是牙外伤等。需要针对不同的疾病及早采取预防措施,防止牙齿丧失。
2.“生个孩子坏口牙”,怀孕对牙齿有什么影响?
有人认为孕妇牙齿的钙质,会被腹中的胎儿吸收而造成本身牙齿钙质的流失。事实上,牙齿中的钙是以结晶状态存在,发育完成后的牙齿不会参与体内钙的代谢。但是孕妇严重缺钙时,由于代谢作用导致骨骼脱钙,包括牙槽骨脱钙,引起牙齿松动。但是,由于孕期体内激素水平、饮食结构及口腔卫生习惯的改变,孕妇确实比普通人更易出现口腔问题,容易出现龋齿、牙周炎等。如果在孕前能解决所有口腔问题,建立正确的口腔卫生观念及习惯,同时在孕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,这种现象就不会发生。
3.“缺牙一颗,掉牙三颗”,这种说法科学吗?
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。缺失一颗牙,如果没有及时镶牙,时间长了,缺牙部位前后的牙齿会倒向缺牙区,缺牙对颌的牙会过长,牙齿间出现缝隙,容易嵌塞食物,导致牙龈红肿出血,牙齿松动,最终脱落,因此,缺牙一颗不及时镶牙有可能导致更多的牙缺失。但是,如果缺牙是缺失了智齿,不需要镶牙,也不会发生掉牙三颗的现象。
责编:何慧
来源:科普湖南融媒体中心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全文发布
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
勿忘!这些数字,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
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
关于越南,一图了解→
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
总书记上海行|记者手记: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
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
下载APP
分享到